行业新闻

盲插浮动快速接头(BMQC/UQDB)全面解析:从英伟达采购要求到技术实践

什么是盲插浮动快速接头?

盲插(Blind-Mate):指在无法直接目视或精确对准连接位置的情况下,仅凭机械导引机构就能实现准确对接的能力。这类似于给导弹空中加油或太空飞船对接,允许一定的位置容差。

浮动(Floating):指接头公端和母端之间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补偿能力。通常通过弹簧、球面轴承等结构,在X, Y, Z三个轴向以及角度上允许一定范围的偏移和偏转,从而吸收机械臂定位误差、热胀冷缩或振动带来的位置变化。

快速接头(Quick Connector):提供快速连接和断开的功能,通常带有自密封阀芯,在断开时自动封闭两侧流道,防止介质泄漏和环境污染。

因此,盲插浮动快速接头(BMQC/UQDB) 是一种集成了盲插导引、浮动补偿和快速连接/断开的自动化流体连接解决方案。它通常由安装在机械臂等移动设备上的“公头”,和固定在设备夹具上的“母座”组成。

 

盲插浮动快速接头(sal Quick Disconnect Breakaway,简称UQDB)

是一种专为高性能计算环境和数据中心液冷系统设计的精密连接装置。它实现了在无法直接目视或精确对准连接位置的情况下,仅凭机械导引机构就能实现准确对接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补偿功能,能够吸收机械臂定位误差、热胀冷缩或振动带来的位置变化。这种接头通常由安装在机械臂等移动设备上的"公头"和固定在设备夹具上的"母座"组成,能够在连接和断开时自动封闭两侧流道,防止介质泄漏和环境污染。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高性能计算的飞速发展,芯片功率密度不断提升,传统风冷散热已接近物理极限,液冷技术正迅速成为主流的热管理方案。在这一背景下,盲插浮动快速接头作为液冷系统的关键连接部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英伟达等公司的AI服务器产品中,如GB200、GB300等系列,盲插浮动快速接头对于实现高效散热、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接头不仅需要满足极高的性能要求,还需要符合行业标准,如开放计算项目(OCP)的相关规范,以确保不同供应商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和互换性。

 

 

 

一、 材料选择:满足苛刻需求的基石
 

 

 

 


英伟达等顶级客户的采购要求中对材料兼容性、耐腐蚀性、结构强度、洁净度有着近乎苛刻的规定。这直接关系到接头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对昂贵冷却介质的兼容性。

1.  本体材料 (Wet Parts Materials)

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这是绝对的主流和高要求选择。

303/304/316/L(低碳)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壳体、连接器等主结构件。其中316/L不锈钢因添加钼元素,具有更优异的耐氯化物腐蚀性(应对水冷液中的离子)和耐酸碱能力,是高端应用的首选。英伟达采购规范通常会明确要求使用316/L或更高级别的不锈钢。

表面处理:通常需要进行电解抛光(Electropolishing) 或钝化(Passivation) 处理。这不仅提升耐腐蚀性,更能将表面粗糙度(Ra值)降至极低水平(例如Ra ≤ 0.4μm),减少流体阻力,防止颗粒物积聚和微生物滋生,满足半导体或超算领域对高洁净度的要求。

2.  密封材料 (Sealing Materials)

EPDM (三元乙丙橡胶):水冷系统的标准选择。对水、乙二醇/水溶液、硅油等常见冷却液具有极佳的兼容性,工作温度范围宽(-40°C至150°C),成本效益高。是OCP等标准组织推荐的材料之一。

FKM/FVMQ (氟橡胶/氟硅橡胶):用于更苛刻的工况。耐受更高温度(可达200°C以上),并对某些合成油、化学品有更好的抵抗性。但成本更高。

FFKM (全氟醚橡胶):“弹性体之王”,用于极端环境,如半导体制造中接触高纯度化学品、强酸、强碱或极高温度的场合。Stäubli等厂商在其高端产品中采用。

铂金硫化硅胶 (Platinum-Cured Silicone):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离子析出率,适用于医疗设备或对洁净度有极致要求的场景。CPC的Everis®系列采用了此类材料。

3.  其他工程材料

高强度工程塑料:如S (聚苯硫醚)、PEEK (聚醚醚酮)。用于制造垫圈、导向件、外壳等非接触流体的结构件。它们具有自润滑、低密度、高强度和良好尺寸稳定性的特点,非常适合Southco设计中提到的用于保证“平滑径向浮动”的垫圈。

陶瓷镀层 (Ceramic Coating):应用于金属密封面,利用其超高硬度、耐磨性和低摩擦系数,实现“无摩擦密封”,极大提升插拔寿命和稳定性。Stäubli的CGD系列即采用了此技术。

磁性材料:如钕铁硼(NdFeB)磁环,用于CPC、Stäubli等产品的磁性辅助对位系统,提供初始引导力和清晰的“咔嗒”连接反馈。

 
二、 制造工艺:精密、可靠与一致性保障
 
 

 

 

高端BMQC/UQDB的制造远非简单机械加工,而是融合了精密机械、材料科学和严格质量控制的复杂过程。

 

1.  精密加工 (Precision Machining):

采用瑞士型走心式数控机床(Swiss-type CNC Lathe) 和五轴加工中心(5-axis Machining Center) 进行微米级(μm)的公差控制,确保每个零件的几何精度和互换性。

流道内部采用钻镗铰复合工艺或挤压研磨(Extrude Honing) 确保内壁光滑无死角,实现“零死腔”设计,防止气蚀和微生物滋生。

2.  表面处理 (Surface Treatment):

电解抛光(Electropolishing):去除表面微观毛刺,降低表面粗糙度,形成富铬钝化层,极大增强耐腐蚀性。

钝化(Passivation):通过化学方法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保护性氧化层。

这些工艺确保了接头符合SEMI F57(半导体设备用流体系统组件颗粒物标准)等严格规范。

3.  100%氦质谱检漏(100% Helium Leak Test):

英伟达采购要求中的强制性项目。每个接头必须在装配完成后进行氦检漏测试,泄漏率通常要求低于1×10⁻⁸ mbar·L/s甚至更低(如Stäubli的<1×10⁻⁸ mbar·L/s)。这是实现“零泄漏”承诺的唯一可靠验证方式。

4.  自动化组装与测试:

在洁净室环境下,通过半自动或全自动工作站进行组装,减少人为误差,保证产品一致性。

完成后还需进行压力循环测试、插拔力测试、流量-压降测试等,确保性能完全符合规格书指标。

 

 
三、 核心功能与设计特点:工程智慧的集中体现
 
 

 

基于英伟达的需求和各大厂商的方案,BMQC/UQDB的设计是多项工程优化的平衡。

1.  盲插引导与浮动补偿机制 (The Heart of BMQC)

多级导向系统:通常采用“粗导+精导”的两级或三级设计。

一级导向(粗导):如Southco提到的导向销(Guide Pin) 和机箱上的导向喇叭口(Funnel Guide),提供最初的容差(±4mm或更大)和捕获范围。

二级导向(精导):如公头前端的锥形导套(Nose Cone) 和母座的接收锥(Receptive Cone),完成精细对位。

磁性辅助:CPC、Stäubli利用磁环吸附力,在接近时自动引导至最终正确位置,允许±2.5-3mm偏差,并提供触觉或听觉反馈。

浮动补偿结构:

弹性体波纹管:CPC采用,允许多轴向位移和角度偏转(±1.5mm, ±5°)。

弹簧浮动机构:Southco、Stäubli采用,通过精密弹簧组实现X/Y/Z方向的浮动(如Southco ±4mm径向)。中航光电的专利也描述了一种利用弹性部件实现“自动回中”的径向浮动模块。

球面轴承结构:某些设计采用,允许角度摆动。

2.  零泄漏密封技术 (Zero-Leakage Sealing)

双冗余密封 (Dual-Redundant Sealing):高端产品的标配。主密封(通常为金属对金属的硬密封)承担主要压力;次级密封(弹性体密封圈)作为备份和安全保障。Stäubli CGD系列即采用此设计。

平 face 阀 (Flat Face Valve):断开时阀面齐平,极大减少滴漏甚至零滴漏(残留量<0.1μL)。CEJN ultraFLOW、丹佛斯UQDB、CPC Everis®等均采用此设计,这是数据中心防止冷却液损坏昂贵电子元件的关键。

低插拔力设计:通过优化密封圈沟槽、阀芯弹簧力和浮动结构,将插拔力降至最低(如CPC的5-15N),方便自动化操作并减少对机器臂的负载。

3.  高流量与低流阻设计 (High Flow & Low Pressure Drop)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优化内部流道几何形状,避免湍流和突变。

增大流道有效截面积,减少不必要的弯曲。

目标是实现高流量系数(Cv值) 和低压力降,从而降低泵送功耗,提升整体冷却效率。这对于功耗动辄数十千瓦的AI计算集群至关重要。

4.  安全断开与错误保护 (Safety & Error-Proofing)

Break-Away 功能:当受到意外侧向力(如撞击)时,接头可安全脱离,保护机械臂和端口不受损伤。UQDB中的“B”即代表此功能。

防误插设计:通过机械编码(不同键位) 或色彩编码,防止不同流体回路(如进水和回水)或不同介质的接头被错误连接。CEJN即提供色彩编码选项。

 
四、 案例整合:英伟达液冷机架中的协同设计
 
 

在英伟达的GB200/NVL72等先进液冷机架中,BMQC/UQDB的成功应用是一个系统级工程,需要服务器、机柜、冷却分配单元(CDU)和接头厂商的紧密合作。

服务器端 (Server Side):如Ingrasys (纬颖科技) 的ORV3机构设计。服务器冷板上的浮动模块通过适配器支架固定,提供±2mm的浮动补偿,以吸收制造和装配公差。导向插座预埋在服务器机箱上。

机架端 (Rack Side):盲插集管(Manifold) 上安装有导向销。当服务器推入机柜时,导向销首先导入服务器机箱的导向插座,进行粗定位。

连接过程:随着服务器进一步推入,集管上的UQDB公头与服务器上的浮动模块母座开始接触。此时,Southco (±4mm)、Stäubli (±1.5mm) 或 CPC (±3mm) 接头自身的浮动补偿机制开始工作,吸收剩余微小偏差,最终实现完美对接和密封。

系统验证:正如Ingrasys指出,将服务器冷板回路、浮动模块、盲插集管以及ORv3机架框架集成在一起进行整个系统的验证非常重要。这确保了所有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组件作为一个整体可靠工作。

 
总结
 
 

 

英伟达对盲插浮动快速接头(BMQC/UQDB)的采购要求,代表了该领域最高性能、最高可靠性和最高一致性的标准。这驱动供应商在:

材料上:优先选用316L不锈钢、EPDM/FFKM密封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和陶瓷镀层,确保化学兼容性与长效寿命。

工艺上:依赖精密加工、电解抛光和100%氦检等严格工艺,保证微米级精度和“零泄漏”。

设计上:融合多级盲插导向、多轴向浮动补偿、平 face 双冗余密封和低流阻流道等核心技术,实现高易用性、高安全性和高效能。

最终,一个成功的BMQC/UQDB解决方案,是材料科学、精密机械、流体动力学和质量管理的集大成者,它不仅是简单的“接头”,更是保障AI计算巨头数据中心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基础部件。

Is this blog helpful to you?
0
0
0 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字段已标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交评论
立即联系我们
工程信托,卓越交付
作为丹佛斯认证的合作伙伴,我们为世界上要求最严格的数据中心提供精密冷却创新 - 可靠性与尖端技术相结合,全球标准与本地专业知识相结合。
联系我们
©2025 深圳市路乐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html    网站地图 .xml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输入您的询问详情,我们将在 24 小时内回复您。
Name can't be empty
电子邮件不能为空
Company can't be empty
Phone can't be empty
Products can't be empty
留言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code
清除